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财税热点

NEWS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400-687-0878

存货管理:昨天赚利润,今天杀利润

2023-02-13

存货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库存,而库存本质上是一种资产。在没有卖出去以前,它是货品;在卖出去以后,它就变成了现金流或应收账款。

因此,库存本身并不可怕,无法变现的库存才可怕。也就是说,库存危险与否,完全取决于库存的变现能力如何。从某种程度上说,管理库存本质上是管理库存的变现能力。

1

如何评估库存的变现能力?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用在库时间来评估库存的变现能力。因为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库存的在库时间越长,其变现能力就越差。比如,在服装行业,服装在库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变成呆滞库存。

当然,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我曾经辅导过一家红木家具企业,这家企业过去几年的业绩惨不忍睹,仓库里积压了几亿元的存货,企业游离在破产的边缘。但是,最后这家企业熬过来了,因为它的库存价格翻了数倍。类似的还有高度白酒行业,这个行业的赤马效率一定不高,但这个行业的库存问题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其库存存放的时间越长,其库存的价值反而会越高。

所以,这里谈论的库存管理方法主要针对普通行业——这些行业的产品随着时间推延会贬值。管理无定式,在使用每一个管理工具之前,把每一个财务数据背后的逻辑梳理清楚才是当务之急。言归正传,大多数企业要分三个步骤来管理库存。

2

核算三大库

我观察过很多中小民营企业,它们在库存管理上极其不规范。我曾经多次遇到过同一类荒诞的情景:这些企业仓库里的库存明明高达几千万元,但当我们进入企业统计存货收发数据时,却发现其表上的存货结余量小于零。

为什么会发生存货小于零的情况呢?原来这些企业为了赶工期,买来的原材料没有办理入库手续,就直接拉到生产车间投入生产。库存都算不清楚,何谈库存管理?

因此,建议效仿大型商超的处理方式,用扫码机制来解决库存变动问题,保证库存的准确度。在数据准确的基础上,企业还要在财务核算上设立三大明细核算科目。

  • 原材料库二级科目。

  • 在产品库二级科目。

  • 产成品库二级科目。

企业要严格执行采购入库、生产领料、成品入库、销售出库的表单审批流程,将这些表单及时传递给财务部门,并将其作为仓库考核的一个关键性指标。

3

库龄分析

通过建立三大库,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类存货的具体数量,但是这个数字还是过于粗糙,无法用来做管理。因为其中一部分存货是正常备货,是可以卖出去的,它们的变现能力很强;另一部分存货才是真正的呆滞库存,是真正吞噬利润的杀手。因此,企业还要编制库龄表,从在库时间的维度拆解出存货的结构,进一步区分清楚哪些是优质存货,哪些是呆滞库存。

上表是一家企业的库龄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家企业的库存总额一共有2300万元,其中,在库时间小于3个月的库存有1400万元,占到了库存总数的61%;在库时间3~6个月的库存有600万元;而在库时间大于6个月的库存超过300万元。

一般来说,存货在库时间越长,就越说明这些存货没有被利用起来,这些没有被利用起来的存货就是企业的不良资产。因此,通过存货库龄表,企业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这些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进而研究相应的解决方案——就是经营者的决策方向。

当然,如果存货的品类不多,企业可以轻松地编制出库龄表。但是,如果是一家存货品类高达成千上万种的制造型企业,那么编制库龄表的工作量就相当大。这时候,企业就需要借助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来调取存货数据。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虽然上线了ERP系统,但没有打开这一选项,导致看不到库龄表。

3

每月盘点

有了库龄表,经营者对企业的库存结构就了然于胸了,决策方向也一清二楚。但是,报表中的数字毕竟只是账面数字,为了确保这些数字属实,企业还必须做好定期盘点。

很多企业一年只做一次年终盘点。时间一长,企业非常容易出现账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如何保障存货账实相符?这个问题的解决没有捷径,靠的只能是管理的基本功:每周一次小盘点,每月一次大盘点。只有细化管理的颗粒度,才能随时掌握存货的真实情况,扫除仓库的安全死角。


快速导航QUICK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