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 财税热点

NEWS

新闻动态

服务热线

400-687-0878

只看利润表,你能看出啥?编制、解读、分析,这一篇就够了!

2023-01-09

三大报表全面解读第2期来了~~

【第2期】利润表,主要分以下部分讲解:

1、怎么理解利润表?

2、利润表的结构分解

3、利润表编制公式?

4、利润表,如何分析?

一、什么是利润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期间业务经营情况的报表,又称为动态报表。

因为业务经营可能盈利,也可能亏损,因此利润表又被称为损益表。

有人把利润表形象地比喻为公司的“面子”。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外界看的最首要的就是盈利情况,所以利润表上就要秀妆容,摆面子,要卖相。

二、利润表的结构

利润表的结构比较简单,按照“收入-费用=利润”这一公式加减运用编制。

利润表的主体结构为四个层次: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没有收入就没有利润,但收入高并不意味公司经营就一定好。

利润表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编制,就是承认欠条和折旧摊销,所以要看一个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一定要结合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一起。

三、关于利润表编制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5、如果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累计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

6、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7、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8、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四、关于利润表的分析指标

1、毛利率(越稳定越好)

毛利率=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维持稳定的毛利率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基石,如果查看一家企业近几年的利润表发现毛利率波动很大,那就说明企业经营状况不够稳定。

2、费用率

费用率=费用÷销售收入×100%

费用率是企业运营效率的体现。反映了取得一定的销售收入所需付出的营销成本,其高低可作为反映企业营销效率的重要指标。

3、销售净利率(越高越好)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销售净利率体现的是企业每一百元销售收入净额可实现的净利润的比例,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获利能力越强。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5、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是指通过生产经营活动获得收益的增长,以及用自身形成的资金取得发展趋势的能力。

⑴ 收入增长率收入增长率=报告期收入增加额/历史同期收入总额×100%

⑵ 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报告期利润增加额/历史同期利润总额×100%


快速导航QUICK     NAVIGATION